代码工匠

Walking The Long Road.

票牛这几年(一)

两周前正式离开了票牛,心情十分的平淡。离开前的一周,不停的找人吃饭,也喝了不少酒,但是也没有喝多。可见我也不是一个十分恋旧的人,也可能年龄比较大了吧。倒是之前自以为已经没事的酒精过敏又发作了,全身痒了快一周。

在票牛的最后一周,知道超哥也想走了。难怪,毕竟带了这么久的团队,我自己走了,大家难免觉得丢了核心。青年节的时候约几个小弟吃了顿饭,大家发展都还不错,之前资质平平,现在去了大厂,也是没辜负大家。聚散离别,这方面看的已经比较淡了。倒是对票牛业务还是比较担心,这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养了好几年,现在要放手了。这两周写了快5000字的交接文档,把业务、技术都梳理了一遍,该交的账号都交掉,该交代的都交代完,剩下的,也就靠留下的人了。

离职之后一周去宁波玩了一趟。买车以来就很少远出,这次算是我最长的一段自驾,从上海到舟山,大概250公里,3个多小时。一路上断断续续玩了3天,在东极岛住了两晚,又一天自驾回了上海。在旅途的路上,各家的Offer也陆续都给出,然后最终选择了字节。各方面都算比较满意的,杜老板也是老朋友了,字节的海外战略版图也很大,后面一段工作,也是令人期待的。

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,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,又是如何铭记的。

票牛这几年,经历了一个创业公司的大部分周期,也经历了经济环境下滑的几年,在大潮中起起落落,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。刚好下周才入职,就借这个时间写出来。这一两年,我们工作中都很迷恋思考、抽象、认知提升,这篇文章倒是想写的更加细细碎碎一点,不那么有逻辑性。

那么,开始吧!

原来你也在这!

2015年底,我在点评负责十几个人的团队,主管CRM系统,就是客户、资质、审核这些事。那时处于不写代码手痒的阶段,但是整个CRM系统也谈不上多复杂,事情不多也不算重要,我干的也不算开心。正好教练找我说,想创业搞一个项目,做二级票务平台。我有点纠结,那会还是有点舍不得点评的团队,毕竟点评的公司氛围很好,同事也都很nice。后来教练邀请我去项目那边看看,我于是找了个时间过去了。

办公室在顾村公园门口,进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恩泽正在鼓捣ansible,还给我秀了一下技术栈。你看,我们用Java8,还自己写了个daogen。结果半路的时候嘉轶跑过来了,我当时很震惊,“原来你也在这!”当时心里惊叹,没想到教练已经默默从点评找了好几个人过来了。路上看到一个背着包的人过来,立勇和教练说是投资人,要谈话,我就跟玉洁、恩泽、周敏一起去吃了个午饭。吃完饭,周敏说立勇交代,一定要他买单,然后我们就很开心的同意了。坦白的讲,这次见面是加入票牛的非常重要的原因,就是几个熟人很开心嘛。

加入票牛还有一个原因,我对于创业一直是有向往的,毕竟《沸腾十五年》之类的书看过不少,硅谷的故事谁都知道。我刚毕业加入的点点网就是一个创业公司。冬哥是在点点认识的同事,后来为了家庭回了成都。刚好我国庆节前去了一趟成都,东哥就请我吃了一顿鱼。我跟他讲要去创业了,公司A轮,融了一百多万美元,估值600万美元。冬哥说,不错啊,我们这波程序员里也有自己创业的了。冬哥人很实在,他对人的鼓励都能到心里去,之前WebMagic的广泛开源,他也是作为第一个用户使用,还在他们单位内部评了个优秀奖。

我九月底提了离职,十月底加入票牛,那个十一我写了七天的代码,还整理了一个创业公司的技术思维导图。那会真的超级开心。一年后我去iTechPlus上做了个分享,说的是“因为还想继续写写代码,所以就出来创业了”。确实后来在票牛几年写了很多代码。

我们的APP上架了

后来就加入票牛了。第一期办公室在顾村公园,每天要坐单程两小时地铁,所幸后半段人就比较少了,看看书也不无聊。嘉轶还在上海大学租了个房子,那会真是凭着一股劲去做事情。

当时整个团队大概是这样的,我跟恩泽做后端加运维等杂七杂八的事,嘉轶写客户端和前端,玉洁既作为设计师又作为产品经理,一共四个人的团队。商务这边则从当时的西十区挖了几个人过来,Freda、Tim和Eric,再加上主管市场的S,主管运营的Cookie。虽然他们都用英文名,但是其实一点都不洋气,整个是个有点欢乐和傻缺的团队。票牛一开始也没啥名气,对于其他加入的人来说,恐怕离家近是个很重要的原因。那会经常开会讲二级市场的模式、产品,大家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创造一个新东西,经常天马行空,但是团队合作效率却也很高。我现在还很怀念当初那段时光。

票牛整个系统上线并不复杂,APP撸了一个多月,后端则是阿里云买了几台服务器,部署上去就完事了。因为没有人来上架演出,我写了个从大麦爬演出和库存的爬虫,覆盖率就这么上去了。第一个版本还是比较简单的,有基本的交易功能,配色是蓝绿色的冷淡系,有点像豆瓣,因为我们觉得做一个演出类型的APP还是要有点文艺的调调。后来再大概是16年某个版本改成了喜庆的红色系,毕竟是做交易嘛,然后持续至今。

那会投资人会跟我们定GMV目标,好像有个是半年到每月一百万。说实话,当时也没怎么当回事,毕竟上线完了,勉强拉人才能凑成几单,觉得这个目标太远了。后来我们把H5站上线了,15年底微信公众号还有些余热,所以我们也搞了公众号去拉新。一开始的号叫“十分现场”,都写的是写很有调调的剧评,阅读也不太上得去,带不来什么交易。

后来开始给百度给钱,投关键词广告,结果效果非常好。我记得三月份的某一天,我刚好在外面办居住证来着,结果看到公司群里炸了。一看大盘,当天卖了快100万,要知道平时大概峰值是一千块左右。后来知道是BigBang的韩国组合演唱会开售,加上他们是告别场,非常火爆。那天我在外面,一个人也心情格外好,刚好路边上在卖烤红薯,结果去买了个最大的。从那之后开始,我们慢慢就成了百度的金主之一,当然他们也带给我们很可观的流量。

那会每个月会给投资人报告,然后就拿MySQL去数据库拉,也算出来我们的ARPU和获客ROI都是很高的。据说数据不掺水的公司没几家,但我们当时根本没这个概念。客观的讲,那会我们应该是在二级票务市场第一的位置,只是市场远未充分挖掘。我们从一个三线新闻网站上看到过一个叫“牛魔王”的平台,知道他们和一个大的票务代理合伙,但是也没有特别重视。

又换办公室了

顾村的办公室只能坐不到10个人,后面就有了换办公室。可能老板们觉得我们跑的太辛苦了,就暂时放弃了自己公司离家近的理想,搬到了西康路。据说点评之前办公的财富时代就在附近。票牛的一路办公室选择,都受到点评的影响很大,最近还搬到了德比易园,当然这是后话了。

后来找到第一任产品经理是庆青。我记得刚来的时候正好在“很高兴遇见你”吃了一顿饭。庆青对票牛产品的把控,依然是希望有些调性、面向用户的,做了很多交易的优化和用户体验的优化,在票牛后面的产品里,依然有这些影子。票牛当时产品的策略就是不断优化用户体验,做了选座、退票流程这些功能,在当时的演出行业还算是比较领先的。我们经常对外标榜自己是一个互联网团队。

用户带来的感动其实蛮多的。

新来的技术小伙儿

票牛最高峰是大概是三十个人的技术团队,基本上所有人招聘我都面试过。17年之前票牛的招聘策略还是很保守的。新乐是我们招进来的第一个技术,前端。因为当时只有嘉轶一个前端,他如果休假,我们整个研发都可以放羊了。

在余姚路的时候,每天个周五中午就一起去吃个饭,也是格外的开心。

点亮全中国

分站策略应该是票牛实践的最成功的策略之一。16年~17年,我们陆续在北京、广州、成都、南京、杭州、西安设立了办公室,做本地化的运营,并辐射周边城市。

我们是做团购出来的,知道地面部队是最难建设和管理的。所幸的是因为票务客单价比较高,订单相对不多,票纸的物流又比较简单,所以票务上的本地化运营,我们还是用比较少的人给做起来了。我们分站的负责人我们叫城市经理,那会要求蛮高的,一个人去一个分站,上到销售策略,下到办公室水电煤都要自己处理。

若菲是我们第一任的北京城市经理。

Add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