代码工匠

Walking The Long Road.

创业日志(四)——慢下来的技术团队

camel

之前去参加一个技术大会,中间碰到一个前同事,跟他们聊起公司规模,他们说每个业务线都有十十几号人,我说我们团队只有几个人,他表示非常惊讶,几个人能做出这么多东西?然后他领导就很忧郁的说,“我也挺纳闷,我们当初也是这么几个人,怎么感觉事情还是那么些事情,突然就需要这么多人了?”

前几天也跟老板聊起来,感觉产品研发变慢了,随便做个需求就要排期。我粗略一想,相比之前两三个月就把各平台都上线,现在确实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产品变化。可是我们甚至连人都还是那几个人,这里面好像有哪里出了问题。

想到几个原因,列举一下。最终也没得到什么结论,记得去年定的目标是对软件性能做量化分析,给自己定个五年目标,对软件工作量和负责度做定量分析。

变懒的开发人员?

看到这个问题,第一个想法是投入度。毕竟初创人员从0到1的时候是投入度最高的,两三天撸出一个功能,没事回家了还要加班把代码写完。到了后面常规功能迭代,则是趋向于按部就班,细水长流嘛。

有没有办法考察这个问题?我第一个想到了代码commit数。一般来说,代码commit数根据人的习惯不同差异会比较大,不能作为工作量参考标准,但是对于同一个人来说,提交频率、代码质量基本不会有太多变化,还是能反应开发的工作量多少的。

我从gitlab上拉了我们主仓库的活跃记录,结果发现:代码提交量并没有下降,并且随着后面加入了一个新同学,反而是上升了。看来细水长流还是打鸡血不太重要,只要保证大家每天能写代码的时间是足够的,生产量其实都没有多少差别。

piaoniu-commit

产品的二八法则

一般来说,我们会先用比较低的成本做出最小可用的版本,一般都会比较简陋,技术遗留问题也很多。后面增加的功能,可能效果并不突出,但是占用的开发量未必会小。

规模的烦恼

《人月神话》中有个观点,使用软件的人越多,发现的bug越多。最近几天专门记录了一下自己时间的分配,发现一半时间都是在处理问题、解决bug中。

偷懒,后面不写了。

Add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