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其实是一本关于”人生观“的书。
这本书翻译于1943年,中文译者傅雷评价是帮助人们在“现存的重负之下挣扎出一颗自由与健全的心灵”。1943年的中国自然比现在困难数倍,但是痛苦往往来自于现状与期望的落差,经济寒冬之下,大家越来越焦虑,所以这本书于现在看也是合适的。书里观点密度太高,很多涉及哲学,我断断续续读了半个月,中间很多时候需要停下来思考,乃至查阅资料来理解其中的观点。读完之后,收获很多。生啃其实有些难过,所以虽然于我的文笔和知识,都有些不自量力,但也希望尝试来结合当前时代做一个解读。
一、
接触这本书的前几天,正逢经济寒冬,我亲自劝退了好几个同事。其中一个同事昨天还在北京赶项目出差,回来面谈之后,第二天就再也不来,聊天的时候我一直很沮丧,他还安慰我说“没事的,和大家一起工作很开心”。
年前吃完最后一顿团餐,平时嘻嘻哈哈的团队,全程基本沉默无言,后来结束后,我在外面漫无目的的游荡了一个小时。人到中年,家室已立,工作也带了团队,难免会负重,经济寒冬深不见底,只希望2019年能够活的更轻松一点。
想要解决一个问题,只能更高层次的思考。我开始读了罗素的《幸福之路》,在南方温暖的阳光下,有些心结开始慢慢解开。爱因斯坦说,“阅读罗素的作品,是我一生最快乐的时光之一”。对我来说,也是如此。
二、
动物只要不生病,有足够的食物,便快乐了。我们觉得人类也该如此。
这本书最清晰脱俗的地方在于能把一些快乐和痛苦讲的非常的理性,理性中又有一些深邃的浪漫。
1
|
|
三、
我当时看完此书时,自以为受到了人生观的重塑。后来仔细一想,人生观其实早就养成,更何况也跟身处的环境,心情的状态有关,哪能重塑?一个人经历成功,旁人都为他欢呼,怎么可能不追求竞争的刺激?倒是对于各种痛苦的觉察和自知,使得不再为某些过于强烈的诉求而痛苦,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一点,这也就够了。这倒也颇为类似中国的“中庸”之道。